引言:
世人皆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故事,却鲜有人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位35岁的炮兵团副政委,正指挥着他的部队在云南边境奋勇杀敌。他就是高均起,一个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军队干部。在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他带领炮兵部队,用精准的火力支援守护着祖国的山河。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这位战功赫赫的军官,后来却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从军之路。从野战军的师政委到武警系统的总队主官,他的军旅生涯充满传奇。那么,是什么样的际遇让他选择了这样一条特殊的道路?又是怎样的故事让他虽位居高位却未能更进一步?
一、从战士到指挥员的成长历程
1949年3月,高均起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雄县的一个普通农家。这个时期正值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样的革命氛围中,高均起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1969年,年满20岁的高均起响应国家号召,正式踏上从军之路。当时的武汉军区第1军驻扎在河南开封,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就以炮兵作战能力著称。高均起被分配到该军1师炮兵团122榴炮1营2连,成为一名炮兵战士。
在70年代初期,部队大力推行"四好"连队建设,高均起所在的2连在这项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作为一名普通战士,高均起刻苦钻研炮兵专业技术,在多次实弹射击训练中,他所在的炮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基于出色的表现,他很快被提拔为班长。
1973年春,高均起经过层层选拔,被选送到军区炮兵训练基地参加军事训练。在为期半年的训练中,他系统学习了炮兵指挥、瞄准、射击等专业课程,以优异成绩结业。回到部队后,他被任命为2连2排排长,开始了他的基层指挥员生涯。
1975年是高均起军旅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第1军与南京军区20军进行了一次换防调整。这次调整使得高均起有机会在两个大军区服役,这对他后来的军事历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换防之前,他已经担任了2连副指导员,并在不久后被提拔为1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担任组织科干事期间,高均起参与组织了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76年秋季在皖北地区举行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这次演习中,他负责协调炮兵部队与步兵部队的协同作战,演习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军区首长的高度评价。
随后几年,高均起又相继担任了1营教导员等职务。在基层工作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不仅精通炮兵专业技术,还在政治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组织的"双学双比"活动在全师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他日后的进一步提拔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一时期,高均起还参与了部队的装备更新换代工作。当时,1师炮兵团正在由老式火炮向新型火炮过渡,作为基层干部的高均起带头学习新装备知识,并在全团率先完成新装备操作技能考核,为全团官兵树立了榜样。
二、对越轮战中的火力指挥官
1984年7月13日,南京军区接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轮战的命令。这是继昆明军区之后,第二个参与轮战的大军区。根据上级命令,南京军区抽调了第1军第1师、第12军第36师、南京军区炮兵第9师和福州军区炮兵第3师,共计两万余人赴云南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
当时的高均起刚刚于1983年6月从1师炮兵团122榴炮1营教导员升任为1军1师炮兵团副政委。这次轮战任务对35岁的高均起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出征前的动员大会上,1师炮兵团专门召开了火力协同会议,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轮战期间,高均起与炮兵团团长唐全东、政委陈华珊共同组成了团指挥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前线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压制敌军阵地。由于地形复杂,炮兵阵地的选择尤为重要。高均起带领侦察组多次深入前沿,实地勘察地形,最终选定了几处关键火力点。
在一次重要战斗中,敌军试图夺取我军阵地制高点。高均起根据前线侦察兵传回的情报,迅速调整炮兵阵地,采用超低空弹道射击方式,成功压制了敌军的进攻意图。这次战斗中,1师炮兵团共发射各类炮弹300余发,有力支援了步兵部队的防御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轮战期间,高均起带领炮兵团创新了山地作战中的火力协同方法。针对山地作战视野受限的特点,他提出了"三点一线"的火力联络方案:在关键地形设立观察哨,与炮兵阵地和步兵阵地形成联动,大大提高了火力打击的精准度。这一方案后来被推广到其他参战部队。
1985年初,在一次夜间作战中,敌军企图利用夜幕掩护偷袭我军阵地。高均起临危不乱,指挥炮兵团采用预设射击诸元的方式,在接到警报的第一时间就展开了火力覆盖。这次战斗,炮兵团仅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火力打击任务,有效遏制了敌军的进攻企图。
在为期一年的轮战中,高均起带领的炮兵分队共参与大小战斗30余次,发射各类炮弹近万发,为步兵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特别是在几次重要战役中,炮兵团的火力打击准确有效,为战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轮战结束后,部队撤回浙江营地。基于高均起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他很快就被提拔为正团级干部,担任1师炮兵团政委。这次轮战经历不仅锻炼了高均起的指挥才能,也为他后来在更高岗位上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在担任炮兵团政委期间,高均起着手整理轮战期间的作战经验,编写了《山地炮兵作战手册》,这本手册后来成为南京军区炮兵部队的重要训练教材。同时,他还组织开展了以实战为背景的专项训练,将轮战中总结的经验教训运用到部队日常训练中。
三、转折时期的重要抉择
1986年初,从对越轮战归来后的高均起正式接任1师炮兵团政委一职。这一时期,正值我军开展新一轮军事改革,部队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作为炮兵团政委,高均起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年的夏季,南京军区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同战术演习。这次演习的特点是首次采用电子对抗背景,考验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高均起带领炮兵团创新性地提出了"双重校射"方案,即在遭遇电子干扰时,同时使用传统瞄准方式和现代化设备进行校射,保证了火力打击的精确性。这一方案获得了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高度认可。
1987年春,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李德生来到1师炮兵团视察工作。在听取高均起关于部队建设情况的汇报后,李德生对炮兵团的训练水平和创新做法表示肯定。这次会面为高均起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讨论部队现代化建设问题时,高均起提出的"三化结合"思路(即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相结合)引起了李德生的关注。
1988年,炮兵团在一次跨区机动演习中遭遇特大暴雨,演习面临中断的风险。高均起提议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临时增加"恶劣天气下的火力支援"课目。这个决定不仅避免了演习中断,还收获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这次演习后,炮兵团编写的《复杂气象条件下炮兵作战方案》被军区采用为教材。
1989年夏,南京军区组织了一次重要的实弹射击考核。考核中设置了多个难度系数极高的课目,包括夜间观瞄、超视距射击等。高均起所在的炮兵团在这次考核中取得了全军区第一的好成绩。特别是在最后的综合演练环节,炮兵团创造了5分钟内完成6个火力急袭目标的记录。
1990年初,军区召开军事工作会议,高均起作为基层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新时期炮兵部队建设的思考》的发言。他提出的"四个转变"(即由单一训练向综合训练转变、由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转变)得到与会首长的一致认可。
这一时期,高均起还主持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山地条件下炮兵火力网络化建设研究》。这项研究首次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炮兵火力控制系统中,大大提高了火力打击的效率和精确度。该研究成果后来获得了军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担任炮兵团政委期间,高均起还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工作。他创立了"一帮一、一带一"的训练模式,让老班长带新战士,老技师带新手,建立起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他的努力下,炮兵团先后培养出10多名技术能手,其中2人被评为军区技术标兵。
1991年底,适逢部队体制改革,上级决定对炮兵部队进行结构调整。在这次改革中,高均起提出的"小单位、多功能、强机动"的建设思路,为炮兵部队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这也是他在转入武警系统之前,为野战军炮兵部队建设所作的最后贡献。
四、武警部队建设的开拓者
1992年初,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时任1师炮兵团政委的高均起被调任武警浙江总队副总队长。这次调动标志着他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从野战军转入武警系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从军经历。
初到武警部队,高均起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武警部队专业训练体系的建设问题。当时的武警部队虽然担负着重要的维稳和处突任务,但在专业训练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高均起根据多年在野战军的经验,提出了"三项训练、四个结合"的训练模式。"三项训练"包括基础训练、专业训练和实战训练;"四个结合"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单兵与群体结合、日常与应急结合、训练与执勤结合。
1993年夏,浙江发生特大洪灾。高均起带领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在杭州市区成功处置了多起险情。特别是在钱塘江堤防抢险中,他提出的"分段包干、重点突破"的方案,使得有限的兵力发挥了最大效能,成功确保了重要堤段的安全。这次行动后,高均起总结出了一套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战术要则。
1994年,武警部队开始推行新的警务技能训练标准。高均起负责浙江总队的训练改革工作。他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训练理念。具体做法是在保证专业技能过硬的同时,要求每名警官至少掌握两到三项辅助技能。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1995年,高均起升任武警浙江总队总队长。上任后,他着手改革部队的指挥体系。首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响应。其次完善了预案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了详细的处置方案。这些改革措施在当年处置的一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是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年。高均起推动建立了全省武警部队的指挥信息网络,实现了视频指挥、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特别是在杭州举办的一次反恐演习中,这套系统首次实现了实时指挥和多点联动,得到了武警总部的高度评价。
1997年,高均起着手解决基层中队建设问题。他提出了"一队一品"的建设思路,即每个中队都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长。如杭州市区的中队重点发展反恐技能,沿海中队则强化海上救援能力。这一做法既提高了部队的专业水平,也增强了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1998年,武警部队进行体制改革,高均起负责浙江总队的改革工作。在这次改革中,他提出的"精兵、强能、增效"的改革思路,为总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人员结构、加强专业训练、提升装备水平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浙江总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总队长任上,高均起特别重视与地方的协作。他建立了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合训练机制,定期开展跨部门演练。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部队的实战能力,也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在处置多起重大突发事件时,这种联合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武警部队教育培训体系的奠基者
1999年底,高均起调任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开启了他军旅生涯的最后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武警部队正面临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0年初,高均起主持制定了《武警指挥学院教育改革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建立"三层次、四模块"的教学体系。"三层次"指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高级培训;"四模块"包括军事指挥、警务技能、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这一体系的建立,为武警院校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2001年,学院开展了一次重要的教学改革试点。高均起提出将实战经验引入课堂教学,建立了"案例教学库"。他带领教研室收集整理了近百起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编写成教材。这些案例涉及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群体性事件处置等多个领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2年春,武警指挥学院举办了首期高级指挥员培训班。高均起负责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他创新性地采用了"双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授课与实地观摩相结合。学员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到基层部队实地考察,参与实战演练。这种教学模式获得了学员的普遍好评。
2003年,SARS疫情暴发期间,高均起组织编写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教程》,并在学院开设相关课程。这套教材系统总结了武警部队参与疫情防控的经验,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同年,他还推动建立了学院的远程教育平台,使得基层官兵也能通过网络参与学习。
2004年,高均起主持完成了《武警部队处突指挥理论研究》课题。这项研究首次系统阐述了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原则和方法,为指挥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获得了武警总部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5年,学院启动了"青年教官培养工程"。高均起提出了"三个一"的培养标准:每人掌握一个专业领域、编写一本专业教材、带出一批优秀学员。通过这个项目,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官,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2006年,在高均起的推动下,学院建立了模拟训练中心。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指挥模拟系统,可以模拟各类突发事件场景。这一设施的建成,使得指挥训练更加贴近实战。特别是在反恐演练中,这套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武警指挥学院迎来建院二十周年。作为副院长,高均起主持编写了《武警院校教育发展史》,系统总结了武警院校教育的发展历程。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历史,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8年,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许多从武警指挥学院毕业的学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运用在学院学到的知识,成功处置了多起险情。这次行动后,高均起又组织编写了《特大自然灾害救援指挥教程》,将实战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这也是他在退休前为武警教育事业作出的最后贡献。